吞咽障礙是腦卒中患者常見癥狀之一,急性期發生率高達51%!其表現為口角流涎、張口困難、飲水嗆咳、咀嚼無力、吞咽時或吞咽后咳嗽、口腔內食物殘留或有食物黏著于咽喉內造成不適感。許多腦卒中患者因為吞咽障礙造成反復的肺部感染,增加了脫水、營養不良的發生率,極度降低了生活品質,增加疾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。那么,吞咽困難應該怎么治療?
吞咽障礙的臨床表現:
1、飲水或進食嗆咳頻繁;
2、吞咽時或吞咽后咳嗽;
3、進食后喉部有異物感,粘于喉部或食道,或胸口有食物堵塞感,疼痛;
4、進食后聲音嘶啞,發聲濕潤低沉,或進食后氣喘、呼吸困難,嚴重時紫紺等;
5、進食后食物殘留于口腔縫隙或舌面;
6、常流口水,食物從嘴角流出;
7、進食過程困難緩慢;
8、食欲減退,體重下降明顯;
9、不明原因反復發燒或肺部感染;
10、營養不良;
11、對食物反應淡漠或無反應,或進食注意力不集中,或進食時抗拒有攻擊行為。
腦卒中與吞咽障礙
腦卒中患者入院時,多數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礙。吞咽障礙的急性腦卒中患者中48%的患者會產生營養不良,有43-54%的患者出現誤吸,其中約50%的患者到發病6個月仍然不能恢復正常的吞咽功能。吞咽障礙的患者可能出現水電解質紊亂、營養不良、吸入性肺炎等并發癥,甚至死亡。因此,臨床上對吞咽功能的正確評估、護理及功能訓練顯得尤為重要。
吞咽障礙危害大
吞咽障礙怎么辦
目前可用于吞咽困難的藥物主要包括抑制唾液分泌類、縮短吞咽時間類這兩大類。至于手術,則需要切開氣管、環裝軟骨切除甚至喉切除術,聽起來就十分可怕!
進行肌肉電刺激有用嗎
現代研究認為:中樞神經系統具有強可塑性,持續刺激可使中樞突觸增強或重建。進行吞咽神經肌肉電刺激可興奮咽喉部肌肉,促進新的中樞至咽喉運動傳導通路形成,防止失用性萎縮。通過刺激受損部位的腦神經,使其活性增加,反復刺激興奮大腦的高級運動中樞,幫助恢復和重建正常的反射弧。最終強化患者跟吞咽功能有關的肌群,改善吞咽障礙的癥狀。